当前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换个角度看历史

发布时间:2022-10-26 14:56:21

换个角度看历史

走向共和——现代政治潮流中的中国近代历史脉络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人类为了管理好自己,做过诸多尝试,虽然眼花缭乱,但基本遵循是从神权政治到君权政治,从君权政治再到民权政治的历史路径。就像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阐发的那样: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向。学习政治模块,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传统政治制度和现代政治制度各自的发展形态,使学生明晰从传统政治制度到现代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理解在现代政治制度确立后,又是如何作用于传统政治制度,最终产生世界性的效应?

从这样的视角出发,我对整个政治模块各单元的主题——从第一到第七依次作了这样的梳理:

中央集权:中国政治的制度基因

轮番而治:西方政治的民主滥觞

代议制度:欧美近代的政治创新

走向共和:中国近代的艰难转型

新国新路:社会主义的起起落落(五、六单元合并)

多元并存:国际政治的分分合合

尽管政治文明历程的范围包罗古今中外,路径也是不一而足,但是主线只有一个,就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现代政治制度在其建立之日起,就呈点、线、面全方位扩散,发挥出改变世界的惊人力量。

中国历史也概莫能外,套用萧功秦教授的说法,中国历史上共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型,第一次是从部族时代到封建时代,国家的诞生和发展,完成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转型;第二次是从封建时代到帝制时代,完成了从神权到君权的过渡;第三次则是从帝制时代到共和时代,揭开了从君主时代到民主时代的历史大幕。围绕着君主还是民主,各方力量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有清政府在维护帝制框架内的局部变革的尝试,以新政为代表;有朝野合力发起的以日为师维新变法运动;有来自新兴力量旨在推翻帝制以欧美为师的辛亥革命。

与前两次转型不同的是,第三次转型不完全是中国社会内在发展的结果,而是在外来冲击下,中国被动作出的历史性回应,是世界现代政治浪潮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本单元合理的编写逻辑应该是从能代表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几件大事入手,呈现中国近代逐渐走向现代政治文明的历史主题。

令人遗憾的是,基于思维的惯性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本单元的阐述方式有些偏离了政治文明历程中追求民主和法治的历史主线。“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这一表述,依然把重心放在侵略与反侵略的阐述上,既和前一单元现代政治中代议制的创立没有建立起应有的联系,又使后一单元民主新路的探索失去了充分的依据。侵略与反侵略当然是近代史的重要主题,但是放在这里,和整个政治文明模块的风格有些格格不入。它既是初中近代史内容的又一次重演,又是大学革命史课程的一次预演,来来回回,缺乏新意。我们既看不到近代民主制度建立后所产生的世界性影响,也不愿去承认中国同样是这一民主化进程的受益者。侵略与反侵略的视角在某种程度上窄化了历史教育应有的眼光和高度。侵略与反侵略中,我们不仅要体会中国人民英勇的斗争精神,还要感受中国人民追赶世界先进文明的勇气和成果的来之不易。就像陈旭麓先生说的那样:“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即使轰了,也仍不情愿走。”历经千年繁荣的帝国,唯有用最激烈的方式才能唤醒天朝上国的美梦,从清朝政局变动到维新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有哪一次变革不是在血与火教训下的痛定思痛,又有哪一次不是一步三回头,在艰难往复中曲折前进。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毛泽东的论述“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我尝试在保持教材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解中国社会如何在西方冲击下的一步步走出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的艰难转型。从制度文明的视角来解读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是天朝梦的破灭,太平天国是天国梦的破灭,甲午战争是大国梦的破灭,八国联军侵华是帝国梦的破灭,辛亥革命是王朝梦的终结。我们越来越开始理性的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处的世界。然而精英的觉醒,仍不能挽救我们的沉沦,胜利果实又被独裁者窃取。直至五四运动,下层民众的逐渐觉醒才标志着古国真正的觉醒。开头是梦破,结尾是梦醒,这段历史既是我们传统政治如何溃败的历史,也是我们在西方冲击下一步步觉醒的历史。

从这样的视角出发,本单元的几场战争都成为了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背景板,所以,我选择这两节课作为案例,借此来阐释制度文明视角下的近代社会转型。在两场战争的课堂教学中,不是就战争论战争,而是将战争作为转型的历史幕布,希望学生超越战争的血泪教训,认识到两场战争既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加速了传统政治体制的溃败,推动了古老中华在西方冲击下的觉醒,民族危难中也蕴含着近代转型的契机。这样的处理方式既是对教材现有框架和教学内容要求的一种调和,也是超越侵略与反侵略思维,从制度文明去审视战争的一种尝试。

 

梦幻与梦想:从“万国来朝”到“师夷长技”

第一讲: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同学们已经很熟悉了,那么从政治文明角度来看鸦片战争,主要有四个角度,自以为是的天朝,不成对手的天朝,国脉动摇的天朝,错失机遇的天朝。

一、自以为是的天朝——没有预计的战争

19世纪上半叶,从英国到达中国必须绕过好望角,要在大海中航行4个月以上,为什么看似在地球两端的两个国家会爆发战争呢?因为两个国家都有梦,一个是一厢情愿的梦想,一个是自以为是的梦幻。

(一)生活在梦想中的英吉利

早在明朝的时候,伊丽莎白女皇就有跟中国通商的梦想,在英国人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后,英国人把目光瞄准了遥远的东方,伊丽莎白派使团给中国送信,遗憾的是信没有送到,我们只能在遗存的文字中感受英国希望两国通商,互惠互利的美好愿望了。

历史走到了18世纪,300年来英国人从未放弃与中国通商的梦想,乔治三世时期,英国在北美的战争失利,乔治三世希望在中国寻找商机,弥补英国在北美的损失。他先后派了三个使团来中国请求通商,唯有马嘎尔尼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顺利踏上了中国的土地,然而又因为礼仪之争,不欢而散。不管哪一个使团,他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在中国扩大经商的范围。

英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和中国人进行贸易往来都未能实现,而英国曼彻斯特的商人更是急迫的希望国会能迫使中国取消通商限制,当时商人给英国国会的请愿书中写道:

“好望角以东各国,尤其是中国,如果能够取消地球上这个富裕而又人口众多的部分与我们通商的限制, 对于我们曼彻斯特地区的棉纺织业来说,,将会成为重要的市场。”

——《外国学者论鸦片战争与林则徐》上册

他们为什么如此执着和迫切?因为在曼彻斯特商人眼中:“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 我们的工厂就得忙上数十年!”[1]所以我说是生活在梦想中的英国人,从政府到商人都梦想和中国通商,而此时的我们呢?

(二)生活在梦幻中的大清国

我们生活是生活在梦幻中,马嘎尔尼使团来的时候,英国是什么样子,在世界是什么地位?英国是海上霸主。而此时的世界呢?自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整个新航路序幕揭开后,先是葡萄牙、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掀起商业革命,紧接着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政治革命,马嘎尔尼来中国时,英国、美国、法国三场政治革命都已爆发。在经济领域,工业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在知识领域,哥白尼、牛顿的学说都已出现,每一门学科都在突飞猛进,科学革命蓬勃发展。

当时的世界,四大革命都已诞生,就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是如何看待世界呢?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乾隆致英王信

我们给国家的定位是天朝上国,我们处在盛世之中,追求的目标是万邦来朝。英国人来中国谈判,要求通商,可是我们认为他们倾心向化,前来朝贡。这样重大的事件,我们出现了历史性的误判。国与国之间派使节,这是近代的外交通则,但我们怎么判断呢?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当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衡量规则的标准是中国的标准还是世界的标准,很明显,我们现在衡量的标准是世界的标准,比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要适应它而改规则。那个时候的我们呢?

关于通商,我们认为自己是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我们愿意贸易是给你的恩德,对我们来讲我们没有好处,比如大多中国人认为英国人少不了中国的大黄和茶叶,你们是肉食民族,非常难消化,需要茶叶来助消化,否则大便干结立死。大家今天觉得这是笑话,但是当时上到皇帝,下到士大夫,都是这样看待中外贸易的。我们跟你贸易就是给你恩惠,你还提什么要求呢?所以我们对中外贸易提出了很多限制,比如时间限制,只有秋季和春季;地域限制,平时只能住在澳门,规定的时间才能登上广州城外。除此之外,官员不能跟商人直接接触,我们管的是文明之人,你们是蛮夷之人。

我们把大清国的想法跟世界对照,发现差距太大了,完全是两条没有交集的平行线。这样的差距,我们也不能单一的评判先进或者落后,这是一个时代差,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想问题的角度一定是不一样的。我们用传统的观点,僵化的思维来看待日新月异的世界,所以不是梦想而是梦幻,两个梦没有交集,怎么办?

(三)梦想与梦幻的碰撞

英国人要贸易,中国人不愿意贸易,矛盾就产生了。英国人在正常的贸易手段行不通的情况下,就用鸦片贸易这种非法手段获取利润。鸦片贸易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中国自然不能允许。在这样的背景下,形式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人,斯当东,是当年马嘎尔尼使团中最小的成员。他怎么判断形势呢?他认为谈判不行,只能是流血,如果想要获得满意的结果只能用武力。他说:“尽管令人遗憾,但我还是认为这场战争是正义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这是否是因斯当东受到侮辱,驱逐出境而心怀不满的个别判断呢?我们来看英国报纸在1834年观点:“英国的海军司令是最好的大使⋯⋯在几个小时内就可以收到外交官用几周、几个月才能得到的效果。”[2]谁是最好的大使?海军司令,中英迟早会有一场战争。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英国人的标题通商战争,我们的标题叫鸦片战争,两个标题背后都有价值观,我们说鸦片战争就说英国人是为了保护不名誉的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战争,因此把它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英国人说它是为了通商,而你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所以该打,通商战争为它发动战争进行辩护。

那我们今天怎么来看这场战争的原因。根源何在?推动这场战争的动力是什么?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需要市场,所以它要打开中国的大门,这就是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所在,只要它实现不了这样的目标,这个战争一定会爆发。这场战争还有一个直接导因,就是虎门销烟,这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线,它只能决定战争爆发的时间,而决定不了它能否爆发。

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个双重原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是为了解决下面一系列问题:

为什么英国对中国蓄谋已久?

为什么是英国最先打开中国大门?

为什么打完了还要继续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什么不同等条约的都有开通商口岸的条款?

我们把市场的原因抓住以后,所有的问题都是直接的,都可以拿这样一个分析工具来理解。今天可以很冷静的看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表面是为鸦片而打,实际是为市场打。

二、不成对手的天朝——不可认输的战争

(一)不成对手的天朝

这是说战争一边倒,军队数量的对比(中国80万,英国1.8万)和战争伤亡的对比(中国4600人,英国401人),英国伤亡极少,中国损失惨重。我们再来看这个表(清军高级官员牺牲统计),不仅普通士兵伤亡大,我们看有多少官员在战争中牺牲,两江总督,相当于今天的政治局委员,江南提督和水师提督,武将中的一品。这么多高级别的官员牺牲在前线,说明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损失有多么惨重。这些官员表现的非常英勇,这和后来的战争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甲午战争中叶志超狂奔一千里,到了抗日战争,有150万人投靠日本人。而鸦片战争时,我们的将领根本不怕英国人,所以身临险境,视死如归。可是这样壮烈的情怀行为换来的是什么?英军59人死亡,所以是不成对手的天朝。

然而,直到今天很多人都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不是中国的落后,而是皇帝用人不当,没有用林则徐,才导致失败惨剧。茅海建先生就说过,我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是个悖论,总体上承认我们落后,但具体上又认为只要我们坚持抵抗,就一定能胜利。

(二)不容回避的差距

那么,林则徐本人怎么讲呢?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敌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

——林则徐致有人信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林则徐认为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武器落后。

我们过去往往认为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的性能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的威力越来越大。林则徐的总结是非常符合实际的,武器装备落后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林则徐感慨即使韩世忠,岳飞再世,都很难胜利。

在谢晋导演的电影《林则徐》中,林则徐和关天培、琦善,他们在雨夜中谈论战争的情景,关天培说我愿意战死在沙场。琦善桌子一拍,将军口口声声说战死,可有战胜的决心,国家辛辛苦苦培养你,是让你战胜还是战死。这一讲关天培哑口无言,与琦善抱头痛哭,这时候林则徐一言不发,走入风雨之中,后头衔接的镜头是林则徐看到学堂中学生拿着四书五经去读,涵义是国家自强的希望在教育,可是读四书五经能解决问题吗?

我们再从英国人的视角来看,在马嘎尔尼日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中国)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他对清朝和英国做了一个对照,判断中国正在变为半野蛮人,我们一直认为我们是文明人,我们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英国人才是蛮夷,结果在人家的眼中我们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不仅如此,他还判断清政府已经是一艘破烂不堪头等战舰,英国只需三到四艘战舰,就可以征服中国,马嘎尔尼已经把中国整个的形势看的很清楚了,腐烂不堪。

除了武器装备,还有什么原因?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为大府者,见黄金则喜;为县令者,严刑非法,以搜括邑之钱、米,易金贿大府,以博其一喜……”              ——《张亨甫全集》(张际亮)

这说明什么问题?官员贪污腐化,这就会导致官与民的对立。许倬云先生判断当时的中国社会,政府缺乏相互呼应机制,中国不是一个整体性国家,已经是解体溃散的社会,不堪外来一击。茅海建先生还做过考证,中国每打一仗,中国人观战,甚至跟英国人做买卖。

你们想一想,政府和人民是两张皮,老百姓觉得国家兴亡、改朝换代和自己没有关系,改来换去都是受苦,所以老百姓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意识,直到甲午战争,中国才有了国家意识。我们只有天下观,没有国家观、民族观,观念极其落后,甚至一些老百姓认为英军纪律严明,清军很坏,从外省调来的部队跟蝗虫一样,这就是悲剧所在,自己的军队不爱惜自己的人民,得不到人民支持的战争,怎么能打得赢?

除了政治腐败以外还有什么原因?《鹿鼎记》中讲过一件事,皇帝问军机大臣明珠关于撤藩的事情,明珠说撤有撤的好处,不撤有不撤的好处,想了几天都睡不着觉,但是后来想明白了,皇帝最英明,臣子能想到了皇帝都想到了。这说明什么问题?这个国家缺什么东西?只有一个人在思考,大家都不思考了,我们来看这段文字:

明亡前后,有识之士更对中国文化有过深入地反思。但清代康、雍之后,思想定于一尊,繁琐学风占尽知识资源,再加上经济繁荣、生活逸乐,少有人能深刻地思考根本问题。于是,中国只剩下一个依靠习惯反射神经维持的肢体,却没有主导神经中枢的思维能力。     ——《万古江河》(许倬云)

这里有一句话讲的非常沉痛,少有人能深刻地思考根本问题。

读史深思:

一个大国,几亿人的国家,没有人去认真地思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为什么没有人思考?因为思想定于一尊,因为生活逸乐,因为我们只剩下了一个没有头脑的、僵化的、麻木的身体,都变成了条件反射。我们的民族变成了一个两脚动物,过去是对着传统的四书五经的两脚动物,现在是变成对着电视机眼珠子会动的两脚动物,这话讲得很沉痛,但是真的要认真的去想这个问题。到底有多少人真正地思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是历史对我们的一个发问。

我们再来看看日本人的视角,福泽渝吉,明治维新时代的思想家,他做了一个历史的假设:

“假设现在让华盛顿作中国的皇帝,让惠灵顿作他的将军,率领中国军队同英国军队作战,结果胜负如何呢?即使中国拥有大量的军舰大炮,也要被英国的土枪和帆船打败的。由此看来,战争的胜败,即不在于将帅,也不在于武器,而完全在于一国人民的精神力量。”        ——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他认为中国的失败败在哪里?缺乏精神的力量。武器落后,指挥有误,都是原因,但都不是本源,本源在于我们不是一个现代国家,而是一个农业社会的传统国家,根本无力对抗工业时代的国家。我们和现代国家是有时代差的,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组织国家的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工业时代是民主国家,是一个整体;农业时代是一盘散沙,表面上是高度集权,高度专制,但实际是各自为战,一盘散沙,没有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清朝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体制落后。武器落后、政治腐败等等都是体制落后的具体表现,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王朝农业国败给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因此正如马克思所说,这样的帝国终究要在一场殊死决斗中死去。

三、国脉动摇的天朝——无法遗忘的战争

第一,中西格局逆转。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死守朝贡体系,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鸦片战争以后,国运逆转,外国人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第二,新老中国的分界。

陈旭麓先生曾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铭刻了古老社会在炮口下走入近代的第一步。鸦片战争我们由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实现了历史的转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次转型我们还需特别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我们无论是从原始社会到文明国家,还是从封邦建国到大一统都是中国内在发展的产物,而这次则是西方冲击下的回应。

自此以后,我们必须要去面对西方遥遥领先的事实,西方的尺度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尺度,中国是中国的中国,更是世界的中国,我们无法孤立存在,我们必须接受世界的规则和挑战。

第三,新思潮的萌发。

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有正眼看世界的徐继畲,睁眼和正眼的差距是什么?正眼看世界的进步在于不仅看到了世界是什么样子,更有客观的分析在其中。

四、错失机遇的天朝——没有痛感的战争

为什么我说是错失机遇的天朝,我们来看恩格斯的两段论述: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

“那一次战争的经验华人不会白白放过,毫无疑义的,在军事上,英人在华人中间定会遇到自己的高材生。”——恩格斯

恩格斯认为中国会很好的吸取鸦片战争的教训,迅速成长起来。可是真正的结果是什么?战后的广州,风暴的发源地,喜气洋洋,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战后的北京,对战争绝口不提,不讨论,不反思。所以,王韬才说:“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逢苟且於目前”。

负责谈判的耆英在战争失败后仍不忘维护天朝威严说:“今汝既有悔罪之意,何不趁此商量,如果能将各船全数退回广东,即刻罢兵,我必奏明大皇帝,将香港一处,赏给尔国堆积货物,与中国照常贸易”。道光帝也把《南京条约》当作“万年合约”,将香港岛暂时赏借给英国。我们实际上是割让香港岛,口头上却不认输,这样的文字游戏把惨痛的割地赔款,变成了赏赐,挽回了面子,满足了虚荣心,可是却无法扭转我们已经遥遥落后于西方的历史困境。

那么鸦片战争给我们最大的教训何在?不在于战争的失败,而在战争以后没有认识到失败。我们错失发展机遇二十年,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才知道变革。茅海建先生说:“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而现在的问题是,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即使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

读史深思:

鸦片战争既是一段历史也是一段现实,鸦片战争时给我们提出的两大问题,今天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如何认识我们自己,如何认识世界,合起来就是如何认识中国人在世界的位置,所以即使历史走到了今天,但是鸦片战争仍然对中国人是一个拷问: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世界?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自己?

自恋与自省:从“蕞尔小邦”到“以日为师”

第二讲:上国的跌落——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是决定国运的战争。近代历史上,日本有两次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次是甲午战争,洋务运动三十年心血付诸东流;一次是侵华战争,从南京政府的黄金十年走向民族苦难的深渊。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但也是千年情仇。最近因钓鱼岛引发的一系列争端,不禁让我们担心,日本会不会又一次成为我们现代化进程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所以我们学习这一课,不仅是一段历史,更对我们今天有着直接的启发意义。

一、没有悬念的战争——决战前夜的历史观察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决战前夜,两个国家的情况。为什么要这样看,因为梁启超有一段论述:“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随着时代发展,梁启超的论战越来越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很多战争根本不需要打,就已经知道战争的结局了。因为工业化时代以后,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强国一定是胜利者,而弱国很难胜利,这和冷兵器时代完全是不一样的。

(一)两场命运迥异的变革路向

战争前,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严重民族危机,但是克服危机我们所选择的路径是不一样的,路径的不同就导致了命运的差异。

中国的路径是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我们认为我们只需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所以我们学习的内容全部围绕着技术,并且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专制统治。结果呢?我们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都没有任何变革,我们的关注点只局限经济领域中技术的层面。变革前是封建专制国家,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后,中国仍然是封建的专制国家。

日本则是明治维新,全盘西化。废藩置县是政治措施,置产兴业是经济措施,文明开化是文化措施。特别是1889年,日本通过一部宪法,虽然从时间上比英国晚了200年,但是这是亚洲第一部宪法,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标志着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国家。

因此,一个是封建专制的国家,一个是君主立宪的国家,鸦片战争前夕的悲剧又重演了。我们当年有时代差,现在又是一个时代差,讽刺的是洋务运动的时间要早于明治维新,结果人家完成了国家的转型,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我们却仍停留在中世纪。

(二)两种相去甚远的历史判断

改革的路向不同,日后的命运也大不相同,然而对于这样的转型,两个国家的判断又出现了大的反差。

我们是怎么判断中西文化的:“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说这个话的人是李鸿章,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看到中国所处在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可以说他是清政府统治集团中比较有远见的人,可是他也只看到中国落后的是技术,而没有看到中国最大的落后是制度。这就好比我们看马跑得快,就把马腿卸下来安在了健壮的中国牛身上,这是个什么动物,他能跑得起来吗?恐怕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日本呢?福泽渝吉,明治维新时期的思想家,他主张脱亚入欧,让日本变为西洋式的文明国家。在福泽渝吉的头脑中东洋已经不是文明国家而是野蛮或者半野蛮国家,因为那个时代工业文明才是文明的主流,而农业文明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了。

我们看看福泽渝吉汉文化在文明演进中起什么作用?

“我坚信陈腐的汉学如果盘踞在晚辈少年的头脑里,那么西洋文明就很难传入我国。”

福泽渝吉从小学习四书五经,精通汉学,但是黑船事件后,福泽渝吉意识到汉学挽救不了日本。

我们又是怎么看待日本呢?李鸿章笑话日本说:“该国近年改变旧制,藩民不服,……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笑话日本什么事情呢?变化服饰,更改纪年,这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随便变呢?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有见识的人都笑话你。李鸿章没去日本,去了日本的官员又怎么看待呢?日本效用西法,国益日贫,日本民众怀念德川幕府的时代,要回到变革以前去。这是不是历史的事实?可是我们有见识的官员,却带回了错误的认识。人大的任剑涛教授写了一本书《建国之惑》,把中国所有的留学生做了梳理,留学人数很多,但拿回的都是肢解的东西,而没有把西方最精髓的引进来。

日本又是怎么看待中国呢?我们来看两则材料:

“熟察满清氏之近状,人主暗弱,垂帘弄权,官吏鬻职,军国渎货,治道衰颓,纲纪不振……”——山县有朋

“今以西方诸国胁迫我东洋之势,无异于火之蔓延。然而东洋诸国,特别

是与我比邻的中国、朝鲜等反应迟钝,不能抵挡其胁迫之势,犹如木板房子不

堪火势。故以我日本的武力援之,不单是为了他国,也是为了我自己。以武力

保护他们,以文明开化他们,必须使他们仿效我国,迅速输入近代文明。”

——福泽渝吉

福泽渝吉作为中华文化的学生,反过来要用文明来开化我们,认为中国已经是冥顽不化的野蛮国家。当然这是为他的侵略制造舆论,但是我们的不思进取,不知变革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这样的现实。由于观念不一样,我们对人家的变革提出了相反的结论,打仗要知己知彼,在战争前重大方向上的误判,必然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三)两种截然相反的战争预测

1、中国:对日本是不以为然

我们来看几段材料:

“以倭奴弹丸小国,狡诈无信,年来谄事欧洲,袭其毛滓,讵敢夜郎自大,弃好寻仇……想天戈所指,不难指日荡平。”  ——《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下)

   “考日本之为国,不过三岛……军力俱不及中国1/10。其得与之相抗者,唯大小兵轮40余艘,数有同耳。然数虽同,而坚大不及也,炮弹不伙也。加之人手无多,水陆不相护,战事未及十次,国中人财俱竭。” 

——《中倭战守始末记》卷一

   “淮军长于陆战……以久练之淮军而制日,自可操胜算矣。我陆军之健壮,洋人咸服其勇,……何日之畏也!”         ——《英文馆学生杨书雯说帖》

   “日本兵素来未经大战,貌习泰西阵法,并非中坚,亦非同仇,籍民抽丁不愿者众。……气亦不扬矣,必不能当中国之强奋而耐战。”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我们看日本是弹丸小国,说日本学习欧洲是邯郸学步,认为国情都不一样,学习欧洲不是搞笑吗?海军一比较,我们认为中国军舰有优势,我们有两个排水量八千吨的铁甲舰,日本的排水量不如我们,并且炮弹不多,海上和路上缺乏联系,不能相互作战,不到十次,日本就该求和了。

然而战争的结果我们都知道,谁求和了?谁水陆不相互?谁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陆军再一比较,我们认为洋人都怕我们的陆军,东洋鬼子根本不在我们眼中。下面讲士气,日本人是气不扬,日本士兵是抓来的,不愿者重,我们却是强奋而耐战。但是实际呢?谁士气不高?谁一溃千里?这些对日本的判断全部是妖魔化的,是自己头脑想象的,没有一个是历史的真实,从概念出发,靠着想象打仗,结果会怎样?

2、日本:对中国不屑一顾

这里我选了一个材料,有关中国是不是大国的探讨:

“勿言中国为大国。因何而知其为大国焉?答曰地理!——面积3497700平方里、人口42388万!可悯可笑!此面积至少将分裂为六、七国,乃自然之趋向也。如瘫痪,如残疾,如中风之病人,苟血液不循环周流于全身,则五肢虽大,岂能谓身躯高大焉!?” ——《女学杂志》1894年8月号社论

 开战之前有些日本人还对战争有些担忧,当时日本《女学杂志》就告诉民众,不要怕,中国不是大国,中国是残疾人,瘫痪、中风的病人,未来的中国将会被分裂成六七个小国,所以日本根本不把中国放在眼里。

读史深思:

这也给我们一个思考,大国的标准是什么?是不是地盘大,人口多就叫大国?古代社会你吨位大,就是大国,但是放在现代社会是行不通的、这种思维对整个世界影响很大。以后,美国人写过一本书叫《日本人及其连续性》,那本书开篇就选择了四幅地图,第一幅地图,我看到了就很惊讶,日本是个庞然大物,中国是个小不点。那是什么地图啊?20世纪7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图,日本是大国,中国是小国,所以大和小要看角度,比如我们今天是不是文化大国,是不是科学大国?

(四)两种完全不同的战略准备

1、日本:精心筹划的战争

这个准备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策略准备、思想准备、外交准备都多重因素在里面,这里我只着重讲策略准备。

准备1:一份影响深远的扩张指导纲要(1855)

早在明代的时候丰臣秀吉就想侵略中国,直取大明四百州。1855年,倒幕运动期间,吉田松阴写了一份对日本侵略产生深远影响的扩张计划。我们来看其中的一句:

“垦虾夷,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支那,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以固退守之基……”                    ——吉田松阴《幽室文库》

我们不要以为日本是开玩笑,日本以后的军事行动就按这个实施的。吉田松阴的最大影响还不在于制定计划而在于给日本培养的人,他开办了一所名叫松下村塾的学校,办学两年多,四五十个学生中,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木户孝友,东条英机等等。

准备2: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扩张政策的具体化,由中国开始,扩张到全世界,所以小日本,大野心。具体的征服中国的策略《征讨清国策》,日本对中国研究达到的地步,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其他的思想准备、外交准备、舆论准备我们不具体讲,但要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日本从扩军、军演、情报等等都是准备非常周密的,对中国的分析也是极其到位的。

2、中国:被动应付

(1)执行不力的认识。

我们中国人对日本是有警惕心的,朝野中有人认识到了日本的威胁,比如李鸿章,甲午战争前20年就说:“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视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1874年)。”说明他已经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威胁,并且直截了当的说筹办北洋水师就是为了对付日本。再比如康有为,1888年的预测:“日本虽小,然其君臣自改纪后,日夜谋我,内治兵饷,外购铁舰,大小已三十艘,将翦朝鲜而窥我边。”康有为的预测准确不准确,有见识的中国人都看到了这一点,但是有没有做相应准备呢?统治者忙着干什么呢?

(2)自私自利的君臣

慈禧忙着过60岁生日,把自己的生日看得比国家、民族的安危还重要,中国的统治者是世界上最自私的统治者,这是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告诉我们的。我们没有公天下的意识,以天下为家。李鸿章看到了但是他不愿意打,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他不愿意搅局;第二个原因他知道不能打,北洋水师表面看着很威武,但实际腐败不堪。

(3)战备松弛的军队

我们来看军队的实际情况,战备松弛,北洋水师规定海军只能住在军舰上,但事实上他们趁训练之便赌博,那军舰当运输船做生意,海军是什么?一个国家最精英的力量,那些海军将领全是在英国接受培训的,结果国家民族栋梁的海军都在干什么?所以日本人心里很清楚,在先进的武器放在中国人这里都没用,甲午中日战争,我们那么英勇,仍然打不过,军事技术极不过关。

    战争原因我们做一个小结:历史因素,征韩侵华是日本既定国策;现实因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导因,朝鲜问题;国际因素,国际形势有利于日本。所以,我们日后的战争失败是全方位的失败,军事准备有差距,制度有差距,思想观念有差距。比如海上作战,争夺的是制海权,而中国把海军当炮台用,我们大炮巨舰,固守陆地,海军最大的特点在机动性,我们却把海军当活动的炮台,没有制海权的意识,这样的仗是打不通的。

把这一个板块看完,我们来看戴季陶先生在《日本论》中的一段话:

“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

这本书是1927年出版的,在日本研究方面,中国至今没有出现超越该书的著作。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但相互了解的程度差异非常大,日本对中国研究的精细化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而我们对日本则是一味的排斥。

读史有悟: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思想的包容和开放就显得尤为重要。钓鱼岛危机,爱国无可厚非,但是喊几个口号能不能解决问题?这是不是智识上的义和团?近代以后日本脱亚入欧,成为一个全新的国家,在文化上与我们早已不是同门同种。我们今天打交道的是一个西化的日本,我们却用唐化的眼光看待日本,用旧的观念去解决问题,这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要想处理好中日关系,我们必须打破思想上的封闭和垄断,真正的去认识日本,越是开放的思想越能碰撞出真知灼见。

二、国运逆转的战争

这场战争大大改变了中日两国的日后的命运,对中日双方来讲都是国运逆转的战争。

(一)对日本

我们来看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怎么看待这场战争:

“日本是以世界文明进步为目展开的战争,战争不是人与人,国与国之战,而是一场信仰的较量。日本在亚洲国家率先理解文明世界的理念,力图彻底摆脱独裁国家制度和野蛮文化,日清战争因此成为日本迈入文明国家行列的起点。”

因此,日清战争是日本迈入文明国家的起点,日本加入列强俱乐部的加冕礼。

(二)对中国

1、  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划分势力范围

在备受争议的日本扶桑社教材中,对中日战争有这样一段评价:

曾经威震一时,被称 之为“睡狮”的清王朝,居然一反世界的预想,六败于新兴的日本,最终导致自古延续下来的东亚中华秩序的瓦解。这之后,列强对清王朝群而攻之,不久便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打开了进出中国的大门。

2、  国际地位下降

半个世纪都中日关系格局,都是由甲午战争决定的,陈旭麓先生将日本侵华战争与甲午战争联系在了一起,说“九一八”的炮声是黄海炮声的历史回响。

3、财政危机

4、中华民族的觉醒

我们辩证的来看,甲午战争也有积极意义,直到甲午战败,我们才有了民族国家的概念,唤醒了我们四千年的大梦,我们来看两段材料:

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不相下。我们中国人也是世界万国中之一国,我也是中国之一人。——陈独秀《说国家》

“从60年代开始,西学的一部分已经开始进入中国。但是,它所引起的争论比它所带来的进步更多。而甲午一战,日本以彻底的西学打败了中国不彻底的西学。这一事实非常雄辩地为西学致强的实效作了证明。”——陈旭麓

陈独秀是什么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在青年时期尚且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我们就能想象,当时那些所谓饱读诗书的中国人,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什么程度?甲午战争之后,一些中国人意识到旧的文化解决不了发展中的新问题,因此强敌成为榜样吗,掀起了留学日本的热潮。

三、反思有限的战争

这部分这场战争反思的双重性。比如恭亲王奕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说明我们已经意识到全盘西化的重要性。不过我们的反思远远不够,不知道今日世界的竞争不在于国家而在于国民。中国问题专家,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评价甲午战争之后的中国说:

“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比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地睡着了。”

我们对甲午战争的反映是什么?打着一个瞌睡又睡着了。因此中国还没有完全真正的觉醒,所以是反思有限的战争。

 

东方与西方:从“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

或者

东方与西方: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课后断想一:知识结构与国家命运——晚清人物视野的随想

一个民族不会有永久的辉煌,也没有不可挽救的沉沦,民族的荣辱兴衰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人物抉择的结果。近代中国一幕幕历史机遇的擦肩而过,不免让人扼腕叹息,中华民族既不乏舍身为国的勇士、也不乏锐意进取的谋士,更不乏救亡图存的志士,那么为何我们迟迟难以挣脱苦难的深渊,在近代化的路途中步履维艰呢?有时候,我在想除了难以逾越的制度之天,时代人物又在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又是什么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历史抉择?中国近代史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我只是撷取几个典型人物,试图从他们身上简要的窥探究竟什么因素影响着时代人物的抉择,这些抉择又是怎样作用于我们民族的命运。

士大夫中的佼佼者——林则徐

林则徐是道光年间最有见识的人之一,他被誉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也曾相信大黄制敌死命的说法,但战争用暴力戳破了谎言,迫使林则徐重新审视自己的对手。他翻译外国书籍,购置外国船炮,想要竭力地了解西方。然而,正如蒋廷黻先生所说“林则徐虽有这种觉悟,他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提倡。”林则徐有着想要了解西方的愿望和行动,但他的视野无法跳出士大夫对个人荣辱的珍重,最终所有的学习都是浅尝辄止。林则徐尚且把个人名誉看得比国家命运重要,我们就可以想见在时代局限下的其他人物了。这似乎在冥冥中就已注定我们无法梦醒鸦片战争,白白错过二十年发展机遇。

社会底层的挑战者——洪秀全

洪秀全曾被历史寄予厚望,他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在西方冲击下底层人民的一种回应。在古今变革、中西冲突的时代,他所拥有的政治和思想资源显然要高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者,他立志要在不平之世建立人间天国,作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一种尝试。大同理想的口号抓住了贫苦人民对社会的想象力,其结果必然是一呼百应,浩浩荡荡。可是呢?洪秀全从西方搜罗的是神化王权的资源,再将儒家思想和市井戏文一结合,人间天国摇身一变,成为历史上又一封建王朝。尽管理想如此高远,但有限的政治资源和思想资源又迫使他们重新回到他们所憎恶的统治方式上去。洪秀全的失败,同样是由他的视野决定的,尽管他在时代变动之际有着超乎于普通人的敏感,但农业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就已经决定了小农们的视野,即便是推翻旧王朝也不可能超越原有的社会形态。

传统官僚的革新者——李鸿章

李鸿章是咸丰年间最有见识的人之一,他主导的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他认识到外部世界的变化,并积极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实践。李鸿章在中国被西方打痛了之后,积极地了解对手,应对挑战,有一定的现代化眼光和世界视野,洋务派也借助中体西用巧妙的把西方的文明的一部分植入中国。然而,文明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没有政治和思想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变无所依托。李鸿章虽然肢体迈出了中世纪,思想却迟迟不肯与旧社会告别。他无法摆脱他所受的教育,更无法跳出他所处的阶级,因此,他所关注的更多是王朝的荣辱兴衰,西方的文明并没有成为他血脉里的东西。

紫禁城中的统治者——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是晚清历史中无法回避的关键人物,她掌控晚清将近半个世纪命运,几乎所有晚清政府的重大决策都与她密切相关,可以说她是晚清的命运的第一责任人。可是,掌握如此大权的慈禧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她是满人但不懂满文;识得一些汉字,但没读过多少书。谋士给慈禧编书,教她如何垂帘听政,但是听了一半就听不下去了。这样一个半文盲的决策者,她的决策全部来自传统经验的累积和宫廷谋生的策略。可是,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历时代的巨变,它需要统治者作出及时而准确的回应,显然,慈禧太后的政治资源是无法回应这样的时代巨变,她的眼界压根无法超越紫禁城的宫墙,又何来回应时代潮流的智慧和眼光呢?

慈禧太后当政几十年来,她唯一思考的就是如何将权力牢牢攥在手中。洋务运动的暂时支持、维新变法的果断扼杀、清末新政的不得已妥协,哪一次不是利弊权衡的结果,哪一次何曾有过一丝忧国忧民之心。作为个人来说,慈禧太后是精明强干的;但作为统治者来说,她完全缺乏现代化眼光,她对个人权力的关心远远超过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因此,她作为最高统治者,她的个人素质和政治资源就决定了她不愿意去也没有能力去发现和感受外部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只能将自己和国家孤立于世界潮流之外,这既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这些人物选择尽管不是面面俱到,但也涵盖了中国在近代转型中的几个代表阶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对待世界的眼光,而对待世界的眼光,又进一步决定他们面对时代变革所能作出的回应,最终这些合力共同塑造了近代社会艰难转型的历史面貌。

 

课后断想二: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文化传统与超越传统的随想

历史是民族的史诗,各族文明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跌宕起伏的动人篇章。自航海时代肇启,远古文明的河流,渐渐融入现代文明的汪洋大海,中华民族自然也无法独立于世界浪潮之外。只是中国的现代化不是有意识的自觉选择,而是在一次次中西文明冲撞失败后,传统的农耕文明迫不得已的历史回应。也许战败的代价太沉重,转型的历程太艰辛,以至于我们一次次把历史关注点聚焦在侵略与反侵略,让这段历史成为绝佳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然而,如果我们能超越民族悲痛感,站在文明进程的视角上去审视这段历史,或许我们就能从屈辱中读出另一种意味,体悟苦难背后所蕴含的转型契机。

西方人不是没有做过文明交往的尝试,只是站在他们面前的是既顽固闭塞却又自视甚高的中华帝国。一次次的拒绝让西方人心灰意冷,可现代文明的扩张却是不以任何国家和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高势能的文明必然会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低势能文明,最终战争成了西方国家最有力的武器。鸦片战争的炮声让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文明的落差,挨打的痛感,让一些中国人从天朝的迷梦中探出脑袋,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感受西方文明的威力。

魏源的经历便是最好的例证,1848年魏源走遍半壁河山,为《海国图志》搜集素材,途径西方人治理下的澳门和香港,大为惊叹:“扩我其怀,醒我尘梦,生平未有之也”。在澳门友人家中,他写下《澳门花园听夷女弹洋琴歌》,在他的题记中,西方人不再是红发碧眼,腿脚僵硬,而是“冰肌雪肤,曈翦秋水”,举手投足之间尽是温情和曼妙。日后魏源又在香港写下《香港岛观海市歌》,在赞叹香港自然风光之余,也表达出了对西方文明的一种向往。英国初治下的香港社会,高楼林立、人口繁密、商业繁华,对长期自我封闭的中国人何尝不是海市蜃楼。

正史评价魏源“熟於朝章国故”,想必他也一定有着传统士大夫的文化优越感,可是在西方文明的的冲击下,魏源摒弃这种优越感,积极去认识世界,思考世界,最终在世界眼光下审视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最强音。自此,向西方学习成为几代中国人的不懈追求。

时光荏苒,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华民族也在辗转反复中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可是,在中西文明落差依旧存在的今天,魏源的命题仍具有时代意义。向西方学习仍是摆在我们中国人面前的重要命题,变化的无非是学习的方式和内涵。特别是在今天,我们更需要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复兴,很多人打着爱国的旗号,一方面享受西方文明带给我们的物质成果,而另一方面又在文化上拒绝和排斥西方,无非是漠视中西文明的落差,教主心态作祟罢了。我们如何超越传统,成为一个真正文明现代的国家,可能还是今天我们需要反复咀嚼的话题。

 

本文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10


本站由陕西西安中学信息中心管理维护

陕ICP备11012318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