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将进酒》教案

发布时间:2022-10-27 17:04:41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人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诗歌的思想感情变化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嗜酒)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狂放不羁)

    1.插入李白与酒的小故事:

    A.李白供奉翰林时,经常醉卧在酒店里,天子爱其才,找他进宫做诗,李白醉醺醺的来到宫中,叫杨国中磨墨,高力士脱靴,大胆的将权贵玩于鼓掌之间。

    B.李白因酒而豪放、狂傲,因酒而成就了他的传世诗篇,就连他的死,也有人给它带上了传奇的色彩,传说他死的时候,坐在川上饮酒,看到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便伸手去捞水中的月亮,不幸落水身亡。

    这些都展现了李白特殊的气质,那是一种豪放、洒脱、狂傲的诗人气质。它们都与李白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2.李白的生平、经历: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他为“诗仙”,又自称“酒中仙”。

    少年时,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崇尚自然、清净无忧,企慕达到不受约束的人生境界。早年多在隐居、漫游中度过,养成了他狂放不羁、豪放洒脱的气度、狂傲的人格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他希冀凭借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推荐,受到重用。

    天宝元年,他被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励精图治,他宠爱杨贵妃,整日荒淫享乐,不理朝政。他只需李白歌功颂德,装点太平。这并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没有半点奴颜媚态,受到排挤,最终提出离开长安。

    之后的他,仍保持着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大力宣扬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这首诗歌就是一个很好地体现。

二、背景、解题:

    本文选自《李太白全集》,作于天宝十一年(725年),李白和友人岑夫子在蒿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朵颐因酒放歌为内容,将(qiāng),清、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愿、请你不要生气。

     三、讲解课文:

    (一)熟悉课文:

    1.听录音朗读

    (1)正音正字

     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n) 烹(pē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 径(jìng) 裘(qiú)

    (2)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豪放(千、百、万……等数词的运用) (学生讨论)

    2.全班齐读(注意抑扬顿挫)

    3.学生评点示范朗诵的精彩和不足,初步把握诗人情感的大起大落,领会诗人的豪放飘逸。(必要时教师范读)

    4.学生找出诗中表是诗人情绪的字、词

    悲 乐 愤狂

    愁(教师板书)

    (二)解析诗句:

    1.(1)先从黄河起“兴”(学生回顾“兴”的用法)

    “君不见”——从容、亲切(黄河离诗人开怀畅饮的颍阳不远)

    “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从天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

    (上句写大河之来,下句写大河之去)

    插入:描写黄河的诗句还有:

    A 黄河如丝天上来,洪波东流射大海。(壮)

    B 黄河西来绝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本诗句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回”之叹。(悲)

    是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这样的诗句不是李白的独创:

    A《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 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高堂”——高大的厅堂

    由时间来言及人生,“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异曲同工)

    一个“悲”字,叹意极浓光阴易逝,人生易老(板书)

    这两句,既是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又是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人生的渺小、短暂。

    (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前一句在空间上放大,后一句在时间上压缩。不仅为下面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也为李白的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口。“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板书)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大气、豪放)

    插入:《行路难》作于公元744年(赐金还山)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中暗喻了仕途的坎坷曲折,但作者并没有心灰意冷,行路虽难,但终究有长风破浪之时,那时即可扬名。

    8年之后,公元752年作《将进酒》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已成泡影,“天生我才必有用”——却未受重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也并未见来。

    表面豪爽,暗藏忧愁,其实是诗人仕途失意的自慰之辞。

    3.“钟鼓 馔玉不足贵”

    (一种乐器)(精美的饭食,山珍海味)

    讲解:在封建社会,只有以实物有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趣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

而李白却不羡慕这种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蔑视(不随波逐流,叛逆性情)

    (板书)

    “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但愿长醉不愿醒”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异曲同工,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

    古来圣贤——寂寞

    饮者——留其名

    (陈王)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其父曹操的重用。作者此时自比陈王,抒发满腔壮志未酬之愤。

    4.“主人何为言少钱?” (酒酣之辞)

    反客为主,抒发狂放之辞,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狂放到了极点。

    这是悲之重,欢之浓,愤之深的最终发泄口。

    (三)整体理解诗中作者情感的流向:

    悲 乐 愤狂

    但所有的情感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酒而狂放失态,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学生齐读全诗,体味作者的这种情感流程。

    (五)教师指导朗诵,学生当堂背诵。

    (六)小结

    本首诗歌写得好不好呢?好在哪里?

    1.气势豪壮——“千金散尽”、“三百杯”、“斗酒十千”、“万古愁”;

    2.结构繁复——情感大起大落;

    3.语言活泼——以七言为主,三、五、十言句“破”之。

 

    板书设计:

将进酒

(情、愿)

李白

 

悲:时光易逝 人生易老    

乐:人生苦短  及时行乐

                        狂:狂饮、高歌

愤:蔑视权贵

愁:自比陈王 酒酣意浓

(情感的落脚点)


本站由陕西西安中学信息中心管理维护

陕ICP备11012318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