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陕西省西安中学门户网!

今天是: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03:00:05

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 新闻动态

返回

>

追寻现实主义文学道路——二月文学社成功组织了研学“作家路遥”采风活动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11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5-13


破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校二月文学社40名社员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追寻现实主义文学道路”主题研学采风活动。两天来,在刘卫主任的领导下,在带队教师敖宏铭、李晓文、张颖、周志浩等老师精心组织下,二月文学社员圆满完成研学任务,沿着路遥人生轨迹,踏着路遥写作的足迹,学习了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摄影教师杨洋老师全程记录,师生收益丰富,感慨良多。

此次研学活动从筹备到成行历时一个半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人文历史,探寻文化遗产,开启艺术思维,向路遥先生学习,做有为文化青年。

两天的行程安排如下:511日,参观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参观梁家河知青点,实地考察习主席七年知青岁月,了解陕北民俗、陕北知青文化,了解路遥和做知青时候的习主席的彻夜长谈,了解路遥从政治舞台走向文学的殿堂的经过,感悟社会时代对个体人生理想的巨大作用。512日,参观清涧路遥纪念馆(出生地)、延川路遥故居、延安路遥墓。沿着路遥的足迹,沿着路遥生命的痕迹重新走一遍,真正体会路遥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在路遥纪念馆,二月文学社认真聆听导游讲解路遥的辉煌的人生、不平凡的成就,观看了18分钟的路遥纪录片。敖宏铭老师主持路遥学习感悟分享会。张颖老师、史文茜同学做了分享报告。张颖老师引用陈忠实对路遥评价的话语开场:“一颗璀璨的星陨落了,一颗智慧的头颅停止了最智慧最深刻也最痛苦的思考,这就是路遥。”她分享了自己对路遥精神的理解,并提醒社员们仔细体会“现实主义”文学的真谛,鼓励二月文学社的社员们心慕笔追先生,在文学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史文茜同学引用了贾平凹评价路遥的话来评价先生:“他是一个强人。强人身上有他比一般人的优秀处,也有被一般人不可理解处。他大气,也霸气,他痛快豪爽,也使劲用狠,他让你尊敬也让你畏惧。”她代表社员们表达了对路遥先生虔诚敬畏的心情。史文茜同学总结说,童年命运悲惨,求学阶段的生活拮据都成了路遥创作的源泉;被推荐上大学,奠定了路遥创作的专业根基;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昼夜不分,二十一天写成中篇小说《人生》,三年时间夜以继日完成《平凡的世界》三部,为了创作这部不朽的巨著,他收集了近十年的报纸细细浏览,只为掌握社会环境。路遥将自己投入如同炼狱一般的生活,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充实”。正是因为他这种殚精竭虑全身投入的创作,才成就了他的伟岸,也把他变成了孤家寡人,让他失去了天伦之乐家庭幸福。他英年早逝,令人扼腕惋惜。他用青春和生命写就部部巨著,照亮后人前进的方向。史文茜同学号召社员们向路遥学习“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的精神,不要做安于现状的人,即使是平凡,也要做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张颖老师和史文茜同学的分享赢得社员们的热烈掌声。

延安大学文汇山顶的路遥墓,用石块砌成,朴实而坚固,墓前有“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延安大学20064月立”的路遥半身汉白玉石雕塑,墓后有一面高大的石壁,上面镶嵌着一尊孺子牛浮雕和路遥的名言。李晓文老师组织师生列队墓前,主持了缅怀路遥先生的追思会:默哀三分钟,社员代表向路遥墓献花环,刘卫主任整理花环绶带,李晓文老师带领全体师生高声朗诵路遥先生著作经典段落,三鞠躬,绕墓追思……整个过程庄严肃穆,每一位社员虔诚缅怀,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512日晚10点,二月文学社研学团全体师生安全返回西中南门,结束了两天的充实而又紧张的研学活动。两天来,师生感触良多,收获颇丰。路遥先生的光辉事迹和卓越著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学习路遥先生身体力行的“黄牛精神”“土地精神”,勤奋学习和工作,努力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这两天来西中学子也展现了西中教育的理念“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他们出行文明安静,守时听从指挥,认真听讲,详尽记录,把研学活动落实到实处,另外,西中学子爱学好问也给导游和带队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车上学习,宾馆自觉写作业,用实际行动证明怎样才是高素质严要求的优秀西中学子。为二月文学社员点赞,也祝福他们在文学的道路上笔耕不辍,硕果累累。更祝福我们西中二月文学社发展壮大,培养出更多的文学好青年。

 
















Copyright © 2022-2025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12318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

+ 120年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