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论文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措施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27 17:15:42

 (高一年级语文组  马杰)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核心。随着新课程的广泛开展与普及,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内,包括学生、家长和社会常常讨论的问题之一。我认为,新课程的推行,并不意味着片面地组织学生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课堂40分钟内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和素养的提升应该成为课程组织最关注的问题,应是新课程精神的题中之义。据此,我通过观摩原生态课堂,加以理论研究和探索,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组织课前活动,为学生写作素养和思考问题能力的提升奠基。

莫要忽视课前几分钟,这是我们训练学生审美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能力、理性分析问题能力和写作素养的绝好时机。利用课前几分钟,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他们欣赏的文章,自由谈论听后或读后的感受,评论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也可以就教材内的问题畅谈他们的思考,分享自己的习作;更可以面向当下时事,理性分析其原因、过程和未来的走势。总之,课前几分钟利用好了,不仅本堂课学生的学习质量事半功倍,而且悄无声息地训练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唤醒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具有无穷的潜力和智慧,其潜力的发现需要教师的挖掘和唤醒。课前练习正是集中发掘学生潜力的平台,学生的多元智能不再处于隐蔽状态,便于教师发现和培养,同时,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其学习主动性必然加强。需要注意的是,课前练习的形式应不拘一格,教师可以根据任教班级的学情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杜绝活动流于形式,尽量使其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起到促进教学良性运转的作用。

二、重视“导课”环节,不使其流于形式。

导课是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导得艺术,学生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导得拙劣,学生学习兴趣就被大幅度抑制。我认为,教师不应将“导课”仅仅看作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要发挥其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导课内容应具备两个要素:①与教学内容相关,具有补充作用;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其进入文本阅读。导课不宜时间过长,三分钟之内为上。

三、恢复人的完整性,在教学内容上倡导审美语文课程的构建。

一直以来,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语文课一度失去了“语文味”,成了政治课、历史课、数理思维课。特别是近些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肢解教材中的文章,用很强的逻辑性组织课程,这就造成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加强和感性的沉沦。语文课承载着太多感性的要素,这正是恢复人类完整性的关键。一味地肢解和分析,使学生的感性思维处于麻痹状态,审美语文课程的构建迫在眉睫。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执教过程中,特别是对于诗歌、散文这类文学体裁,应大胆交给学生建构出多元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去感知、想象和描述画面的特点,体悟作者的深重情思,在感受和重现中让学生得到视觉、听觉的愉悦,让学生感觉到“美”的存在。

实施语文审美教育,应坚持人文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要在“体验—欣赏—评价—创造”等环节上下足功夫;既注意理念层面的完善与建构,即建立语文审美教育的观念认知系统,又注重方法论层面的运用与总结,即建立语文教学中新的审美分析方法。以下我以文学类作品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如何以审美的视角确定教学内容以及开展教学的步骤。

1、形象性

传统语文课对文学作品形象的分析,往往把形象看做是一个思想或意识形态的象征符号。而审美教育应注重感性特质的生动性和真实性,重视人类共同美的东西的表现,注意把握细节。从操作层面讲,语文审美教育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经历形象特征分析(包括性格表层与深层人格总的特征的分析)——审美价值上的判断(即提供了何种美学价值)——对社会的认知与人文性意义这三个步骤,从美学层面探究人物形象的内涵,而非仅仅几个形容词敷衍了事。

2、情感性

情感是艺术生命的升华,是支撑文学的重要力量,也是赋予文学以激情和感染效果的重要根据。立足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丰富、复杂的情感特点,教师一方面要在审美价值判断上,揭示作者情感的归属,课文流露出的是肯定性态度,还是否定性态度,抑或是矛盾性态度及不确定的情感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情感做多维分析,至少抽象出自然性本能与欲望、普遍的情感体验、社会化了的情感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的复杂性。

3、意蕴性

意蕴美或意义美的教育,是语文课程实施审美教育的较高目标和核心所在,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悟性,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偏执地认为意蕴的揭示属于传统教学范畴,语文课堂拒绝“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等词汇的出现,这实际上是对新课程的误解。教师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建构丰富的意义世界,鼓励他们从历史、道德、哲学、政治等诸多方面解读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学的“说不尽”。

4、语言性

语言是进入文学审美世界的基本途径与通道,是文学存在的根据。文学语言往往人文性突出,情感色彩浓烈,想象空间丰富,具有造型性和表情性。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对于某些作品要深入研究其语言之美,探索其象声、状物、传情、叙事和表义方面的美学价值,使审美教育落到实处。

四、使用多元教学方法,落实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语文课堂不能只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语文教师常常不自觉地选择“讲授法”组织课堂,这的确有助于知识在较短时间内的较快传递。但是,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觉疲倦,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我认为,教师应当试图选择提问法、自主探究法、读书笔记法等多重教学方法组织课堂,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处于一种“活动”的状态,恢复其学习主体地位。然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具有盲目性,要根据课文文体的不同而进行。例如诗歌、现代散文教学建议使用提问法,长篇文言散文建议使用讲授法和提问法,小说与戏剧建议使用提问法和自主探究法,而教材中的“梳理探究”环节则应放心大胆地交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五、合理布置作业,保护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训练是巩固“刺激”与“反应”联结的重要手段。因此,许多老师认为,作业布置得越多,越有利于学生落实知识点和提高能力,是百试百灵的法宝。然而,不断重复相同内容的工作,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会被严重抑制,可能对这门学科也会心存芥蒂。我认为,作业布置不宜太多,但应巧妙,要进行精心的设计。每天的作业不应只训练学生一方面的素质,而应兼而有之,百花齐放,那么第二天的作业即便有复习第一天的痕迹,学生也不会感到厌倦。

总而言之,创建新型课堂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贯彻新课程精神的必然要求,以上措施是我一些想法的汇集,同时听取了高一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批评建议,不妥之处,望各位前辈、同行不吝赐教,在此感激不尽!


本站由陕西西安中学信息中心管理维护

陕ICP备11012318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