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陕西省西安中学门户网!

今天是: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22:05:04

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 新闻动态

返回

>

探法礼合治,溯德刑相承:历史组举行复习公开课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阅读次数:192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3-14

2025年3月5日,历史组高山老师在高三(3)班带来以“中国古代的国家与社会治理”公开课,西安中学历史组全体教师参与观摩与研讨,王理、邓梦老师担任主评老师。课程以深度解读与生动案例相结合,展现了中华传统治理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以古鉴今:法治与教化的多维融合

高山老师以专题二复习课件为蓝本,围绕“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展开教学。他通过对比《唐律疏议》与《十二铜表法》,剖析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并结合高考真题,引导学生理解“礼法合一”“德主刑辅”等核心理念。课堂上,学生通过“程元通控告棚民案”的案例分析,深入探讨清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矛盾与解决策略,如人地冲突、法律与乡约结合等特点。高山老师还引入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现代案例,启发学生思考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强调“情法统一”的现实意义。

二、互动探究:历史与现实的深度对话

课程设计注重学生参与,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模拟古代司法判决场景。例如,学生化身唐代宰相,就“张瑝兄弟案”展开辩论,感受“礼法合一”在唐代司法实践中的体现。此外,课件中穿插的高考真题解析与判断题互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脉络,强化史料实证能力。

三、专家点评:传承与创新的教学实践

评课环节中,王理老师高度评价课堂的“问题导向”设计,认为案例教学与高考视角的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思维素养。邓梦老师则指出,课程通过“法律与教化”主线串联古今,既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治理智慧,也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历史镜鉴。两位老师一致认为,高山老师的教学既立足课标,又大胆创新,为高三复习课提供了示范性模板。

本次公开课不仅是一堂知识梳理课,更是一场文化传承课。通过回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演变历程,学生深刻体会到“法治与教化”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西安中学历史组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历史教育的时代价值,让学生在感悟历史中涵养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Copyright © 2022-2025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12318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

+ 120年校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