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报专访王校长 众多媒体关注转载
所属分类:媒体西中 阅读次数:786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7-10-21
校庆前夕,三秦都市报记者对王兰君校长进行了专访。王校长详细的解读了百年校庆主题的含义,畅谈学校举办百年校庆的意义,诠释了百年西中的传统文化精髓。(记者简称“记”,王兰君简称“王”)
记:“百年西中,我的家园”是西中百年校庆的主题词,把学校说成家园有什么深层含义?
王:“百年西中,我的家园”,这个主题词很温馨,内涵很丰富。就现实而言,实行寄宿制的西安中学,不仅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场所,也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努力营造“家”的温暖,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更加全面、和谐的成长,让老师的工作多一些幸福感、成就感,让学校的价值追求成为师生共同的愿景,真正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是西安中学发展的新的目标之一,也是一种必需。就历史而言,西安中学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学子,她永远都是校友的家园,我们期望这个主题词能唤起重返母校的校友那种回家的感觉,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毕业多长时间,心里都装着这个“家”。
更重要的是,西安中学是一所能够让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时时驻足回望的学校,是一所让人有精神归属感的学校,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记:我们知道百年校庆,决不仅仅是举办一个庆典,聚聚知名校友。学校筹划这次活动,想为学校以后发展做些什么?
王:这个问题我们在筹划校庆之始,就做过深刻的思考,答案是十分明确的,并且在努力践行。西安中学在一百年的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涵养出了自已的精神。一代又一代西中学子在这种文化、精神的浸染熏陶中成人成才。一百年来,西安中学之所以生生不息、常青不老,靠的就是这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因此,百年校庆,决不仅仅是举办一个庆典,聚聚知名校友,招来八方宾客,她的重要价值不在18号这一天,而在于她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挖掘百年文化传统,弘扬百年人文精神的富含教育意义的“过程”,是一个让现在在这个学校工作和学习的每一个师生的心更加靠近我们这所百年名校的文化和精神的“过程”。因此,我们把这次校庆的特色定位在“教育性”上,从2007年3月以来,就把许多知名校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立、著名电影导演吴天明、著名书法家吴三大、著名计算机专家金海博导、著名企业家张小可等请进校园,请上学校的“凤城讲坛”,与学生面对面谈人生、谈理想、谈奋斗,讲老西安中学的故事,学生受益匪浅,这个活动我们将长期的开展下去。一所老校最可贵的财富是“传统”、是“风格”。这种“传统”、 “风格”没有时间的积淀是不可能形成的。所以我认为纪念西安中学建校一百周年最有价值的事,也是最重要的责任是把她的“传统”、“风格”尽可能的挖掘出来,梳理出来。如果百年校庆不能留下这些东西,是十分可惜的。
记:西安中学有哪些好“传统”值得在今天传承和发扬?您对西安中学100年历史是如何认识的?有什么感悟?
王:西安中学100年的历史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十分耐读,里面的故事很多,很难在这里一一详述,最强烈的感觉是西安中学是一个有“灵魂”的学校,这个“灵魂”就是她100年来一脉相承的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追求教育的本质,追求学校的本质,即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她从办学伊始就摒弃了以培养埋头书斋的学究为荣的教育理念,没有让这所陕西省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降格成为一所新式的大私塾。她在人才培养标准上有两点非常鲜明:一是始终坚持具有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的人才标准,培养一代代西中学子能够以天下为已任,爱国家爱民族,积极投身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历史上的西安中学不仅只是一所具有极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学校,也是一座造就时代英雄的大熔炉。二是坚持培养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培养充满发展后劲和潜力的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西安中学的校规、学规一贯十分严格,但是同时,早在起步阶段学生社团活动就十分活跃,如读书会、演讲会、化学工艺社、戏剧社等;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在教学方法上推行讨论研究的方式;早在30年代就已设有今天可以称之为“校本课程”的课程;50年代,学校的各类体育活动垒球、足球、航模等在全省拔尖,棒球队名扬全国,当年的棒球队员今天已经白发苍苍,但是仍然不能忘怀棒球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和骄傲。
这两个人才标准十分突出,而且融入到了学生的骨子里,涵养了西安中学学生特有的“气质”,我在与众多校友接触中感觉十分强烈。我可以底气十足的说,西安中学一直在实实在在的实施素质教育。
2007年10月18日,西安中学过去的一百年将在这一天定格,新的一百年将从这一天拉开帷幕。作为今天这一代西中人,只有把这些弥足珍贵的“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把西安中学办得更好,才能够不愧对老一辈的西中人,不愧对西安中学的历史,不辜负今天这个流光溢彩的伟大时代。
最后,王校长借媒体对历任老校长的人格魅力和治学业绩表示深深地感念,对曾经在西安中学工作过的老校长、老教师,老员工为西安中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真诚的敬意。
此次专访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先后被新华网、教育新闻、中国校庆网、高校招生网等全文转载。(张莉)
记:“百年西中,我的家园”是西中百年校庆的主题词,把学校说成家园有什么深层含义?
王:“百年西中,我的家园”,这个主题词很温馨,内涵很丰富。就现实而言,实行寄宿制的西安中学,不仅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场所,也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努力营造“家”的温暖,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更加全面、和谐的成长,让老师的工作多一些幸福感、成就感,让学校的价值追求成为师生共同的愿景,真正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是西安中学发展的新的目标之一,也是一种必需。就历史而言,西安中学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学子,她永远都是校友的家园,我们期望这个主题词能唤起重返母校的校友那种回家的感觉,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毕业多长时间,心里都装着这个“家”。
更重要的是,西安中学是一所能够让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时时驻足回望的学校,是一所让人有精神归属感的学校,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记:我们知道百年校庆,决不仅仅是举办一个庆典,聚聚知名校友。学校筹划这次活动,想为学校以后发展做些什么?
王:这个问题我们在筹划校庆之始,就做过深刻的思考,答案是十分明确的,并且在努力践行。西安中学在一百年的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涵养出了自已的精神。一代又一代西中学子在这种文化、精神的浸染熏陶中成人成才。一百年来,西安中学之所以生生不息、常青不老,靠的就是这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因此,百年校庆,决不仅仅是举办一个庆典,聚聚知名校友,招来八方宾客,她的重要价值不在18号这一天,而在于她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挖掘百年文化传统,弘扬百年人文精神的富含教育意义的“过程”,是一个让现在在这个学校工作和学习的每一个师生的心更加靠近我们这所百年名校的文化和精神的“过程”。因此,我们把这次校庆的特色定位在“教育性”上,从2007年3月以来,就把许多知名校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立、著名电影导演吴天明、著名书法家吴三大、著名计算机专家金海博导、著名企业家张小可等请进校园,请上学校的“凤城讲坛”,与学生面对面谈人生、谈理想、谈奋斗,讲老西安中学的故事,学生受益匪浅,这个活动我们将长期的开展下去。一所老校最可贵的财富是“传统”、是“风格”。这种“传统”、 “风格”没有时间的积淀是不可能形成的。所以我认为纪念西安中学建校一百周年最有价值的事,也是最重要的责任是把她的“传统”、“风格”尽可能的挖掘出来,梳理出来。如果百年校庆不能留下这些东西,是十分可惜的。
记:西安中学有哪些好“传统”值得在今天传承和发扬?您对西安中学100年历史是如何认识的?有什么感悟?
王:西安中学100年的历史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十分耐读,里面的故事很多,很难在这里一一详述,最强烈的感觉是西安中学是一个有“灵魂”的学校,这个“灵魂”就是她100年来一脉相承的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追求教育的本质,追求学校的本质,即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她从办学伊始就摒弃了以培养埋头书斋的学究为荣的教育理念,没有让这所陕西省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降格成为一所新式的大私塾。她在人才培养标准上有两点非常鲜明:一是始终坚持具有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的人才标准,培养一代代西中学子能够以天下为已任,爱国家爱民族,积极投身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历史上的西安中学不仅只是一所具有极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学校,也是一座造就时代英雄的大熔炉。二是坚持培养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培养充满发展后劲和潜力的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西安中学的校规、学规一贯十分严格,但是同时,早在起步阶段学生社团活动就十分活跃,如读书会、演讲会、化学工艺社、戏剧社等;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在教学方法上推行讨论研究的方式;早在30年代就已设有今天可以称之为“校本课程”的课程;50年代,学校的各类体育活动垒球、足球、航模等在全省拔尖,棒球队名扬全国,当年的棒球队员今天已经白发苍苍,但是仍然不能忘怀棒球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和骄傲。
这两个人才标准十分突出,而且融入到了学生的骨子里,涵养了西安中学学生特有的“气质”,我在与众多校友接触中感觉十分强烈。我可以底气十足的说,西安中学一直在实实在在的实施素质教育。
2007年10月18日,西安中学过去的一百年将在这一天定格,新的一百年将从这一天拉开帷幕。作为今天这一代西中人,只有把这些弥足珍贵的“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把西安中学办得更好,才能够不愧对老一辈的西中人,不愧对西安中学的历史,不辜负今天这个流光溢彩的伟大时代。
最后,王校长借媒体对历任老校长的人格魅力和治学业绩表示深深地感念,对曾经在西安中学工作过的老校长、老教师,老员工为西安中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真诚的敬意。
此次专访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先后被新华网、教育新闻、中国校庆网、高校招生网等全文转载。(张莉)
上一篇:中国教育报关注我校
下一篇:促教师专业发展 迎高中课程改革